“希赛医卫题库”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、经典母题、备考宝典、课程超市、每日一练、每周一测、考点练习、顺序练习、智能出题、题型专练等,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,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!
在执业药师考试《中药学专业知识(二)》中,单味药功效的记忆是核心考点,但数百种药材的功效差异常让考生陷入混淆。本文通过功效对比记忆法,结合药物共性特征、临床应用场景及趣味口诀,帮助考生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,实现高效记忆。
一、按功效群组分类对比
将功效相近的药物归为同一群组,通过对比共性与差异强化记忆。例如:
1、发散风寒药群组
(1)麻黄:发汗解表、宣肺平喘、利水消肿(如“麻黄如水管,发汗平喘强”)。
(2)桂枝:发汗解肌、温通经脉、助阳化气(如“桂枝通经络,温阳又解肌”)。
(3)紫苏:行气宽中、解鱼蟹毒(如“紫苏行气宽中,解鱼蟹毒忙”)。
对比要点:麻黄与桂枝均能发汗,但麻黄善宣肺平喘,桂枝善温通经脉;紫苏则侧重行气解毒,与前两者形成功能互补。
2、清热燥湿药群组
(1)黄芩:清上焦湿热、泻火解毒、凉血止血(如“黄芩清上焦,止血安胎妙”)。
(2)黄连:清中焦湿热、泻心火(如“黄连燥湿泻心火,疮疡痢疾皆可消”)。
(3)黄柏:清下焦湿热、退虚热(如“黄柏走下焦,虚热骨蒸消”)。
对比要点:三黄药均能清热燥湿,但作用部位不同(上、中、下焦),且黄芩兼止血,黄连善泻火,黄柏长于退虚热。
二、结合临床场景记忆
将药物功效与临床病例结合,通过场景联想强化记忆。例如:
1、祛风湿药场景
(1)独活:善治下半身风湿痹痛(如“独活像将军,专攻下半身痹痛”)。
(2)威灵仙:通行十二经络,消痰水(如“威灵仙是骑兵,通行经络急”)。
(3)蕲蛇:祛风通络、定惊止痉(如“蕲蛇带毒性烈,顽痹麻风皆能擒”)。
临床案例:患者下肢关节冷痛,遇寒加重,可联用独活与威灵仙,前者针对下半身痹痛,后者通络消痰,协同增效。
2、活血化瘀药意象
(1)川芎:行气活血、祛风止痛(如“川芎如疏浚船,行气活血止头痛”)。
(2)桃仁:活血祛瘀、润肠通便(如“桃仁似破冰锤,瘀血便秘一并通”)。
(3)丹参:活血调经、凉血消痈(如“丹参染色河水红,胸痹疮疡心不慌”)。
临床案例:冠心病患者胸痛伴便秘,可选用桃仁,既活血化瘀又润肠通便,避免单一用药的局限性。
三、趣味口诀辅助记忆
通过谐音、押韵或画面联想,将复杂功效转化为易记口诀。例如:
1、化痰药口诀
(1)半夏: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(如“半夏造坛降呕消散”)。
(2)天南星:燥湿化痰、祛风止痉(如“天星造坛取经消散”)。
(3)白附子:燥湿化痰、解毒散结(如“白妇造坛取经解散”)。
对比要点:三者均能燥湿化痰,但半夏善降逆止呕,天南星善祛风止痉,白附子善解毒散结。
2、平喘药口诀
(1)杏仁:止咳平喘、润肠通便(如“行人客串畅通”)。
(2)苏子:止咳平喘、降气化痰(如“俗子客串畅通讲坛”)。
(3)洋金花:止咳平喘、解痉定痛(如“金花客串净桶”)。
对比要点:杏仁与苏子均能止咳平喘,但杏仁善润肠,苏子善降气化痰;洋金花则以解痉定痛为特色。